追蹤者

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

2009_05_29 端午節假期自由行 Part 1 - 大山火車站



209_05_29 造訪日據時期建造, 而今保存尚完整的海線老火車站 "大山火車站" (位於苗栗縣後龍鎮大山里)
歷史簡介如下:
台灣的海線鐵路建造,起因於 1917年間的滯貨事件,當年因為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的完工,台灣農作的生產力大幅提昇,但是台灣南北運輸只有一條縱貫鐵路,大家都應該知道,縱貫鐵路的山線部份要爬上勝興,因此每車次能載運的運能有限,造成貨物堆積在倉庫,台灣鐵道部於是決定另外建一條海線鐵路,繞過苗栗山區,走海線免去爬坡之苦
1979 年(民國 68 年)西部幹線鐵路電氣化後,經過苗栗、台中縣市首要城鎮的山線鐵路逐漸勝出。海線鐵路往來列車班次減少,淪為支線地位,小站也成為甲種簡易小車站,列車停靠班次、人事編制均減少
海線鐵路從竹南到彰化,依序經過談文、大山、後龍、龍港、白沙屯、新埔、通霄、苑裡等車站
鐵路運量逐漸萎縮,海線小車站也迅速沒落,周邊發展停滯,每日進出客貨量減少,站房改建較不迫切,大山、新埔火車站反而因此保留原始的風貌,成為見證海線鐵路創建的歷史建築
位於後龍西北方的大山火車站,日治時期地名叫「大山腳」,車站以此命名,台灣光復後「大山腳」改名為「大山里」才跟著更名
大山火車站曾經是海線貨運大站,民國 40~50 年全盛期,一年載客量達 24 萬人,貨運量也不少,後龍的西瓜、甘藷、稻米從這裡輸出,地方所須的肥料、煤炭,均從大山車站進出
這條海線鐵路,在建造之時,很多車站都是用同一張設計圖所建造,至今留下來的木造車站共有五座,從北而南順序是談文、大山、新埔、日南及追分,其中前四個車站就是用同一張設計圖所建造,這大山車站,是這四座車站,保留還蠻完整的一座
候車室售票處的窗口前"等候柵欄", 非常經點, 這是早期火車站的必備裝置, 現今已非常罕見了
大山車站的另一側,這座海線鐵路的車站,屋簷都有個特色,就是呈倒 "L" 型,在 L 較短的那一側,就是站長室,上面還有個牛眼窗(西式的巴洛克建築)
剪票口的柵欄,木造,且很高
此刻 候車室冷冷清清, 只剩我來回端詳與攝影
我站在剪票口些許時候, 時見對號車呼嘯而過, 而停靠的區間車很久才有, 月台總是不見人影, 矗立的電桿依然不變的工作著, 這就是實際的世界
車站外的這棟建築,這棟應該是以前的站長宿舍,有兩個門口,小的那一間應該是廚房,大的那一間應該就是房間了,當然現在已經變成倉庫在使用
候車室的側邊有個"L"型的走廊與屋簷, 這是海線車站標準配置
牆壁塗抹的石灰已經斑駁了, 露出當年用黃泥, 稻草, 竹子, 石灰攪拌而成的編泥牆, 上面已有許多土蜂窩
站在車站的屋簷下, 端看著美麗的木造支柱, 深想著座落在這偏遠的老火車站, 一整天等不到幾個客人, 或許已風華不在, 心裡感到些許孤寂, 但是 未嘗不是一種淒涼的美.

沒有留言: